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农业论文 >

罗田板栗玫瑰红栗实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(2)

时间:2014-06-11 14:53 点击:
2 结果与分析 2.1 栗实内生细菌初步鉴定情况 从罗田板栗玫瑰红栗实中共分离出2株内生细菌,分别编号为FR1和FR2。其中,细菌FR1菌落圆形、边缘齐整、表面湿润,菌落不透明,呈灰白色,菌体杆状,革兰氏染色为阴性(

  2 结果与分析

  2.1 栗实内生细菌初步鉴定情况

  从罗田板栗玫瑰红栗实中共分离出2株内生细菌,分别编号为FR1和FR2。其中,细菌FR1菌落圆形、边缘齐整、表面湿润,菌落不透明,呈灰白色,菌体杆状,革兰氏染色为阴性(图1A);能产生精氨酸水解酶(图1B);甲基红反应为阳性(图1C);氧化酶试验阳性(图1D);不具有明胶酶,不能水解明胶(图1E);能分解葡萄糖,乙酰甲基甲醇反应为阳性,产生红色化合物(图1F);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,出现绯红色阳性反应(图1G),但没有氮气放出;能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,加入三氯化铁试剂后产生绿色化合物(图1H),初步鉴定FR1为拉恩氏菌属(Rahnella sp.)。

  内生细菌FR2菌落扁平、边缘不整齐、白色、表面粗糙皱褶,菌落直径2~3 mm,菌体呈杆状、单生,革兰氏阳性菌(图2A),产生游离椭圆形芽孢(图2B),初步鉴定FR2为芽孢杆菌属(Bacillus sp.)。

  2.2 栗实内生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

  利用16S rDNA通用引物27F和1 492R从分离得到的2株内生细菌的基因组中扩增出的DNA片段长度为1 000~2 000 bp(图3),扩增出的PCR产物经纯化进行DNA测序,结果表明FR1、FR2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 400、1 038 bp。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,将FR1、FR2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比较发现,与FR1同源性最高的菌为拉恩氏菌属,与FR2同源性最高的是芽孢杆菌属。将FR1、FR2序列与数据库中同源性较高的几个菌株进行比较,并用ClustalX进行多序列比对、用MEGA 5.1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系统的进化树(图4)。结果表明FR1的16S rDNA序列与细菌Rahnella aquatilis KC351183.1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7%,从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,FR1与Rahnella aquatilis KC351183.1聚为一簇,该结果支持初步鉴定的结果。综合FR1的形态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的序列分析结果,将FR1鉴定为水生拉恩菌;从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FR2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 EU221362.1聚为一分支,FR2的16S rDNA序列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 EU221362.1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8%,该结果支持初步鉴定结果,综合FR2的形态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的序列分析结果,将FR2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。

  3 小结与讨论

  板栗储藏过程中发生腐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其中,致病菌的侵染是其主要原因。本研究从罗田板栗玫瑰红中分离到2株菌株,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拉恩氏菌属和芽孢杆菌属,结合其16S rDNA的序列分析结果,将2株菌株分别鉴定为水生拉恩菌、地衣芽孢杆菌。

  有资料显示,拉恩氏菌属属于肠杆菌科,广泛分布于水、土壤、植物根际及蜗牛体内,偶尔能在食品、种子和临床微生物样本(伤口、肠胃病患者粪便、败血症患者体内)中发现;但目前尚未能明确其致病性。有研究认为,某些拉恩氏菌属菌株具有抑菌性,能够作为植物病害生防菌[14]。芽孢杆菌属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,生理特性丰富多样,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优势种群之一。其中,地衣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较具有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,在医药、饲料加工、农药等行业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[15,16]。这2株菌株在板栗果实中的具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 汪永文,张良富,王 力,等.板栗贮藏保鲜问题及解决措施[J].经济林研究,2009,27(3):108-114.

  [2] 贺 伟.板栗实腐病潜伏侵染和发病机理的研究[J].林业科学,2004,40(2):96-102.

  [3] 李琳玲,李 政,华 娟,等.罗田板栗储存后期致腐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[J].湖北农业科学,2013,52(10):2305-2308.

  [4] 王海霞,刘正坪,朱晓清,等.板栗贮藏期致腐病原真菌种类鉴定及其侵染特性[J].北京农学院学报,2006,21(4):33-36

  [5] 吴光金,易润华.板栗致腐微生物种群鉴定[J].中南林学院学报,2000,20(4):58-61.

  [6] 任安芝,高玉葆.植物内生菌——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资源微生物[J]. 植物学通报,2001,28(6):90-93.

  [7] 夏正俊,顾本康,吴蔼民.植物内生菌及根际土壤细菌诱导棉花对大丽轮枝菌抗性的研究[J]. 中国生物防治,1996,12(1):7-10.

  [8] 高增贵,庄敬华,陈 捷,等.玉米根系内生细菌种群及动态分析[J]. 应用生态学报,2004,15(8):1344-1348.

  [9] 易 龙,肖崇刚,马冠华,等. 防治烟草赤星病有益内生细菌的筛选及抑菌作用[J]. 微生物学报,2004,44(1):19-22.

  [10] 东秀珠,蔡妙英.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1.

  [11] 布坎南R E,吉本斯N E.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[M]第八版.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《佰杰细菌鉴定手册》翻译涵译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84.

  [12] 唐 娟,张 毅,李雷雷,等.地衣芽孢杆菌应用研究进展[J].湖北农业科学,2008,47(3):351-354.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